演出市场:新业态热度上升 拉动文化消费升级
日前,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完成2021年度全国演出市场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,发布《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》(简称《报告》)。
自2012年起,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已连续11年研究编撰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。据了解,今年的报告聚焦区域特点和分类市场,立足演出产品消费实际,以平均单场票房排名、年度票房及场次综合排名、演出热度城市排名等多维度呈现文化演出领域现状。
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同比增长27.76%
《报告》以行业数据为基准,以企业调研为补充,全貌呈现北部、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部不同区域演出市场表现及演出产品需求潜力,并基于业内主要票务系统和剧场上报数据,对包括话剧、音乐剧、儿童剧、戏曲、舞蹈、音乐会、演唱会和音乐节、相声、脱口秀在内的主要艺术门类市场分类盘点。
《报告》显示,2021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335.85亿元,相较于上年同比增长27.76%,与2019年同比降低41.31%。其中,演出票房收入140.28亿元,与上年同比增长183.11%,与2019年同比降低30.00%;演出衍生品及赞助收入22.06亿元,与上年同比增长213.80%,与2019年同比降低40.94%;政府补贴收入(不含农村惠民)88.57亿元,与上年同比降低39.15%,与2019年同比降低39.16%。
《报告》统计,2021年全国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演出场次排序前10位的分别是:上海、北京、江苏、四川、重庆、浙江、天津、广东、陕西、河南;2021年全国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演出票房排序前10位的分别是:江苏、上海、广东、浙江、北京、四川、重庆、山东、天津、陕西。
综观全国区域市场特征,根据演出项目的场次、票房收入等数据综合统计分析,《报告》显示排名前10位的地区占全国市场份额比重超过65%,演出市场地域分布仍存在不均衡发展。
《报告》统计显示,2021年演出市场消费主力是18岁至39岁的年轻人,在购票用户中占比达76%;购票人群中女性消费者数量明显高于男性,占比为66%。根据三年连续的数据监测显示,95后、00后消费者和女性消费者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。
话剧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演出类型
2021年全国主要演出类型(不含农村演出、娱乐演出)演出场次共计18.97万场,与上年同比增长248.07%,与2019年同比降低3.75%。从演出类型来看,旅游演出场次为7.48万场,占比为39.43%;剧场类演出场次11.44万场,占比为60.31%;大型场馆和户外演出0.05万场,占比为0.26%。从艺术门类来看,话剧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演出类型,演出票房和场次分别占剧场类演出30%和14%;小型、沉浸式音乐剧演出场次和票房收入较2020年增长显著;舞蹈、脱口秀等类别借助综艺节目向线下引流成果显著,票房收入、观众人数明显增长。
2021年全国话剧演出总场次1.61万场,票房收入23.89亿元,平均票价257元。年度话剧热门题材为“红色”和“悬疑”;在艺术类型方面,喜剧仍是最受欢迎的类型,占全年话剧项目总量的12%。全年话剧演出市场小剧场、新空间项目数量占比为52.93%,票房收入占比为28.79%。
2021年戏曲演出场次已经超出疫情前2019年的数量,票房收入恢复到2019年的九成。2021年全国戏曲演出总场次1.79万场,票房收入7.69亿元,平均票价112元。2021年最受市场欢迎的戏曲类别前5名是:昆曲、京剧、越剧、沪剧、豫剧。
2021年脱口秀市场全年商业演出场次1.85万场,票房收入3.91亿元,比2019年增长50%以上。脱口秀大部分为驻场演出,单场人数不足百人,平均票价100元以下,巡演的项目平均票价约为300元,演出主要集中在上海、北京、成都、重庆、广州等中心城市,演出场地涵盖专业剧场、小剧场、演艺新空间等各种类型,演出灵活度高,受疫情影响较小,全年场次月平均分布稳定。
疫情防控向好后有望迎来快速增长
《报告》还发布了2022年演出市场趋势。分析认为:疫情防控向好后有望迎来市场快速增长。从市场供给情况看,原创剧目大幅增加,部分头部项目巡演场次计划近百场,有票房号召力的作品将有效带动市场快速恢复,可预期2022年剧场演出将继续迎来一批高质量的原创舞台作品;从消费需求看,2021年三季度起多地局部疫情较长时间压抑了消费需求,可预期在疫情有效控制后有望迎来市场的快速增长。演出市场恢复发展依赖于各地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政策,各地要加强科学防控、精准防控,为市场稳步恢复提供基础条件。
新空间、沉浸式等新业态热度持续上升。一方面,依托演艺新空间等非标准剧场,话剧、音乐剧、儿童剧等市场涌现出更多沉浸式项目,不少沉浸式演出逐渐形成自有品牌,带动持续消费。另一方面,依托个性化场地,沉浸式演出和剧本杀、密室等娱乐项目加速融合,沉浸式娱乐演艺、沉浸式旅游演艺受到更多投资者关注。
IP运营、跨界联合受到更多关注。2021年IP资源的深度利用在舞台、影视、网综之间实现互联,同一剧目的IP深度开发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。在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下,2022年将有更多机构关注演艺IP的价值外延拓展,以“演艺+展览”、文创、高清放映、出版物以及与商业机构、制造企业联名打造衍生产品等多种方式,拉动文化消费升级,探索舞台艺术市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刘 淼
[责任编辑:admin]
Tag标签:演出
- 05-09演出市场:新业态热度上升 拉动文化消费升级
- 05-09美国泛化“国家安全”概念危害世界(观象台)
- 05-09“山东一女子坐月子无聊破译顶级密码”?真相来了!
- 05-09稳住!吉林市昨日本土零新增
- 05-09还款1万元,她被网友狂赞!
- 05-09北京:餐饮、旅游等五行业企业可缓缴职工社保
- 05-092021年换什么手机性价比最高 2022年换手机首选这3款,系
- 05-09金立手机老总赌钱 金立手机创始人:以赌筹钱失败,负债2
- 05-09撒哈拉沙漠的沙子有多深 撒哈拉沙漠究竟有多深?如果挖
- 05-09比钢铁硬100亿倍,宇宙中“最硬”的物质!来自中子星的“
- 05-09爱因斯坦百年前的预言终于得到印证,这说明 爱因斯坦预言
- 05-09中国天眼是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或将不是世界
- 05-09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地球上的水用了40多
- 05-09为什么人类没有找到外星人?可能从一开始我们就错了
- 05-09「618」天玑8100新机到底咋选?红米K50、GT Neo3、一加Ace
- 05-09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一70%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占地球
- 05-09华为nova 11 华为Nova10系列进一步被确认:双芯混用,6月发
- 05-09便宜好用的小屏幕手机 几百块钱的小屏手机,方便携带,
- 05-09鸡蛋里挑骨头零差评手机真的是无可挑剔?
- 05-09地球70%是水, 地球30%是陆地, 对吗? 如果地球上70%是
精华推荐
精选图集
热点文章
- 上海、吉林疫情走向?如何降低“物传人”风险?专家最新解释
- 上海首批防范区居民走出小区:防控政策依旧要遵循
- 国家卫健委:上海市疫情处于快速上升期,疫情防控的难点
- 为什么有的防范区还是不能出门?“三区”问答,围绕区域管控
- 疫情之下:把党旗插在“疫”线,争当战“疫”急先锋
- 鞍山:社会组织助力疫情防控,发动各方力量
- 疫情之下,安徽移动:战疫有速度,防疫有温度
- “四叶草”工地上的新婚夫妻:疫情过去再办婚礼
- 新冠疫情期间保生产 药企“夫妻档”的“抗疫情”
- 大连市4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4例无症状感染者今日出院:符合出院标准
- 生活物资保供、保障市场供应,多部门启动联保联供机制
- 让党旗在抗疫第一线高高飘扬:一群最可敬的医护人员奋战在闵行体育馆方舱医院
- 上海误判阳性夫妻音频事件,当地政协委员说明经过,双方声音都要听
- 发布会——防疫第三条路可行吗?无症状可以居家吗?吴尊友回应
- 疫情期间快递怎么办?多地发文保障邮政车辆通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