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明网评论员:花钱戒手机,信息社会的行为艺术
【阅读提示】透视“‘戒网’手机”的生意经
光明网评论员:据报道,现在在一些年轻人当中兴起一股“戒手机”的风潮,甚至不惜花钱戒手机。花上百元上网买一个手机锁,不到规定时间自己也不能打开,自己“折磨”自己。而在网络上,戒手机APP也不少见,也就出现了很吊诡的一幕:下一个APP,目的是让自己不用APP。
有些人为了戒手机也真是很拼。戒手机的理由也很好理解:手机让人沉迷。不过,戒手机都用力到这个程度了,甚至不惜花钱来物理隔离,也可见戒掉的难度。戒手机其实是左右互搏,对手只有自己,人的自控力如果弱到需要砸钱来加强的程度,就难免有一点喜剧和荒诞。
其实花钱戒手机更像是信息社会的行为艺术,最后成功与否是很可疑的。在一个买菜、挂号、交作业都离不开手机的时代,很难想象戒手机有多大实际意义。
结果虽然大体可以预知,但遮挡不住戒手机者的自我感动,以及某种舆论上的赞美。大概总有人觉得这是一种“夺回生活”的方式,是一种在技术宰制环境下的觉醒,是对代码等无属性之物的拒绝,戒手机之后人们的生活就可以回归某种原始。无论哪个时代,总会有人对古典充满想象和眷恋,这也给“前手机时代”带上了一层滤镜。
不过,花钱戒手机,也有点像是一种今天的卢德运动,人们像是十九世纪早期的英国工人,把机器与技术视为带来痛苦的工具,要决绝地加以“破坏”。人们把自己的“失败”——虚度光阴、冲动消费乃至颈椎问题归咎于手机,戒手机也就有了感性层面的合法性。
其实,这或许也是进入了另一个牢笼,成为了时代背景下的符号。就好像工业社会开启之后,湖畔诗人、瓦尔登湖才会有特别的意义,一种高调的宣誓与“对抗”,恰恰如症候般“确诊”了时代趋势。戒手机,越是大张旗鼓、成本不菲,越是说明我们再也离不开手机了,我们已经进入了“手机社会”。
如果我们抛开某种思维预设,不带张力地去看待手机,就能发现手机其实是很传统的。手机里的阅读、娱乐、社交等等,哪一个不是古已有之的需求?至于手机让人沉迷、影响健康之类的“罪状”,古人也有“玩物丧志”的说法,《老子》也说“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”。手机放到人类历史上看,恐怕也谈不上是一种叛逆。
其实,手机之所以受到诟病,就是因为它不留情面地去除了仪式赋予的神圣感。本质上都是信息获取,但如果拿起一本厚重的书,无论有没有价值、看进去多少,这都是令人赞美的阅读,但在手机里就只能是“刷手机”;本质上都是娱乐,但围棋、象棋甚至麻将都有相当的认可度,但手机花花绿绿的屏幕,那当然可以被嗤之以鼻的。
从本质上说,手机和人类历史上的多数事物,其实没有多少不同,只不过它没有被时间锻造成不容辩驳的经典。也许多年后回望,就会发现戒手机的虚幻色彩:人们到底在拒绝什么呢,一种更有效的信息获取,还是一种更有趣的娱乐体验?
戒手机风潮的兴起,其中有价值的部分,或许是让我们去思索本质意义,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?看书和看网络小说,去电影院和看短视频,觥筹交错的宴会和一场微信群里的讨论,这里面的前者一定都比后者高级吗?关注本质意义上的需求满足,就不会只在一个技术形式上做文章,对一个机器欲拒还迎、百般纠结。
因此,手机的功能也有理由被重估,它满足的很多“浅薄”“无厘头”“碎片化”“打发时间”的需求,是否真的都如字面般不值一提?这些需求与满足,或许更接近本质,也接近活着的意义。
(转载请注明来源“光明网”,作者“光明网评论员”)
【上一篇】 “抢人大战”的下半场突围
[责任编辑:admin]
Tag标签:手机
- 05-08光明网评论员:花钱戒手机,信息社会的行为艺术
- 05-08光明网评论员:花钱戒手机,信息社会的行为艺术
- 05-08光明网评论员:花钱戒手机,信息社会的行为艺术
- 05-08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!新生代航天人展现奔涌的青春能量
- 05-08抗疫·时不我待
- 05-08字观新时代 | 栋梁之“材”
- 05-08走进老区看新貌 | 点燃红色新引擎 “长胜街”涌动新活力
- 05-08上海崇明工业园方舱医院5月7日起正式休舱
- 05-08坚持全国一盘棋,确保交通物流畅通
- 05-08我的妈妈去哪儿了?
- 05-08广西边境口岸全部恢复开通运行
- 05-08从女孩到妈妈,这些问题要注意!
- 05-08光明网评论员:花钱戒手机,信息社会的行为艺术
- 05-08北京:仍有零星社会面病例,首都与疫情的较量正处于胶着
- 05-085月7日15时至8日15时,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8例
- 05-08在青春赛道奋力奔跑 ——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
- 05-08*ST德新:5月10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
- 05-08奥特维:中标约9000万元单晶炉采购项目
- 05-08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发生2.8级地震,震源深度10千米
- 05-08华润双鹤:与真实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阿兹夫定片委托
精华推荐
精选图集
热点文章
- 上海、吉林疫情走向?如何降低“物传人”风险?专家最新解释
- 上海首批防范区居民走出小区:防控政策依旧要遵循
- 国家卫健委:上海市疫情处于快速上升期,疫情防控的难点
- 为什么有的防范区还是不能出门?“三区”问答,围绕区域管控
- 疫情之下:把党旗插在“疫”线,争当战“疫”急先锋
- 鞍山:社会组织助力疫情防控,发动各方力量
- 疫情之下,安徽移动:战疫有速度,防疫有温度
- “四叶草”工地上的新婚夫妻:疫情过去再办婚礼
- 新冠疫情期间保生产 药企“夫妻档”的“抗疫情”
- 大连市4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4例无症状感染者今日出院:符合出院标准
- 生活物资保供、保障市场供应,多部门启动联保联供机制
- 让党旗在抗疫第一线高高飘扬:一群最可敬的医护人员奋战在闵行体育馆方舱医院
- 上海误判阳性夫妻音频事件,当地政协委员说明经过,双方声音都要听
- 发布会——防疫第三条路可行吗?无症状可以居家吗?吴尊友回应
- 疫情期间快递怎么办?多地发文保障邮政车辆通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