伶仃洋已不伶仃
【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①】
光明日报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
不论是思忆家乡,还是游历远方,我们总喜欢追寻一个“古”字、品咂一种“文”气。
于是,刻在记忆深处的,便有了一座巍然城池、一片灯火街市,有了前人登高望远的楼台、旧时马蹄声疾的驿路……这些珍贵遗迹始终存在、衔古接今,文化便以此为载体代代相传,穿透岁月的苍茫烟尘,记录世事的更迭变迁,诉说人心的恒久祈盼。
珍视历史,就是珍视一个民族的来路;守护文化,就是守护一方热土的灵魂。
而对待这些被写入诗词歌赋、已融进人间万象的文化遗存,最好的方式,就是让它们蓬勃地“活起来”,告诉读者:那些珍珠般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文化珍宝,如今面貌若何?在光阴的打磨中,它们正绽出怎样的时代风采?
从今天起,光明日报开设《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》专栏,由记者引路,与您共同探寻诸多遗存的前世今生,体会其深蕴的传统气韵,“目睹”其历经的沧海桑田。
港珠澳大桥“中国结”。黄昆震摄/光明图片
眼前是一片喇叭口状的辽阔海域,翡翠色的大海向远方铺展,浟湙潋滟、浮天无岸。扑面而来的,是海风的腥咸。
初夏,记者随着黎亮权荡舟珠江口外。生于万顷沙、长在沙田旁的黎亮权,是个老“围垦”了。
“知道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?”黎亮权卖起了关子。
“伶仃洋!”不等记者回答,他报出了地名。
这就是伶仃洋?那个曾留下爱国诗人慷慨浩叹的悲壮之地?那片因战乱流离而深烙民族记忆中的悲情海域?
伶仃,“孤独貌”。是啊,看,珠江湾中那一片小岛仍在,因独处海中、无所依傍得名伶仃山,附近洋面也被称为伶仃洋。
南宋末年,元兵入侵,文天祥率兵殊死抵抗,因兵力悬殊不幸被俘。元兵打算用他来动摇宋军的意志,乘船把他押解到宋兵与元兵交战的崖山。途经此地时,文天祥以诗明志:“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(即伶仃洋)里叹零丁。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把铁血男儿的豪迈之气抒发得淋漓尽致。
千百年来,“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”成为无数爱国志士的人生范式。
斗转星移,沧海桑田。今天的伶仃洋,哪里还有半点“伶仃”的模样?!
你瞧,洋面上最具代表性的标识,不再是沉静海中的伶仃山,而是飞跨洋面的港珠澳大桥。放眼望去,青州航道桥上,“中国结”熠熠生辉;九洲航道桥,“风帆塔”扬帆矗立……
伶仃洋畔,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:粤港澳大湾区。
一湾环抱,串联起广东省的广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佛山、惠州、东莞、中山、江门、肇庆九市和香港、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。作为当今中国开放程度最高、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,“9+2”城市群一天贡献的GDP就高达345.9亿元,约占全国的12%。
舍舟上岸,在这里,看得见的是一片繁忙。
“又一艘货轮进港,抓紧准备!”广州港南沙工程办公室副主任郑际毅的声音沙哑着,被海风送向远方。从见面那刻起,他手中的电话就没放下过。
赤橙黄绿蓝靛紫,一摞摞集装箱仿佛一组组活动的色块,流动在忙碌的码头;红白相间的塔吊仿若钢铁巨人,辗转腾挪于一众集装箱之间;在400米长、能容纳2万个标箱的巨轮映衬下,码头上川流不息的装运车辆,就像孩童手中的玩具……
“大湾区,像一块磁石!”郑际毅告诉记者,这里不仅吸引了25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落户,更云集了超过50家“独角兽”企业、1000多个产业孵化与加速器、15000多家投资机构,涉及平台共享经济、绿色金融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高端设备制造、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……
一串串数字,宛若声声鼓点——却再也不是千百年前那沉重的战鼓,而是昂扬澎湃的发展节拍!
伶仃洋赠予的惊喜,远没有完结。记者又来到伶仃洋畔的松山湖。
“打通科研到产业化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是我人生的下一个目标。”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60岁后来到松山湖创业。他看中的,是这里正在打造的“源头创新、技术创新、成果转化、企业培育”这一全链条创新体系,“这让我和我身后的科学家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”。如今,他主持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,成为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实验室之一。
和王院士不谋而合,到2021年下半年,已有近200位院士、40余位港澳科学家集聚广东开展研发,大湾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。
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、江门中微子实验站、冷泉生态系统、人类细胞谱系、鹏城云脑……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正加快建设。
“这里十几年来的发展变化,让人惊掉下巴!”几年前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的香港青年洪逸曦,选择了做一名内地公务员。这段时间,他一直泡在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的施工现场。下工地观察、学习工程建设、辅助工程管理……一年多下来,小伙子晒得黝黑发亮,工程“小白”成了熟练“老手”。
在建设工地的机器轰鸣声中,洪逸曦向记者历数着针对港澳人士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创新——港澳青创30条、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十项措施、“港人港税、澳人澳税”、共有产权住房试点……更令他兴奋的是,自己正在从创新的受益者,变为创新的参与者:“大湾区的未来不可估量!参与建设一个发展逐渐领跑世界的区域,跟我喜欢体验新事物的性格,绝配!”
“领跑”,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—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《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》显示,在全球创新集群100强排名中,“深圳—香港—广州创新集群”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二。
伶仃洋,不再伶仃!
扫码看视频
感受今日伶仃洋的澎湃活力、无限风光
《光明日报》( 2022年05月13日 01版)
[责任编辑:admin]
Tag标签:伶仃
- 05-13伶仃洋已不伶仃
- 05-13孙毓敏:让生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
- 05-13“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”开展
- 05-13厦门民间公益图书馆:用阅读点亮城中村孩子前行的灯
- 05-13当舞者成为志愿者“大白”
- 05-13母亲题材影视剧:老妈也要有新貌
- 05-13雪山下的足球之恋
- 05-13云上的北京博物馆,夏日的历史文化味
- 05-13江苏:为退役运动员转岗开“大课”
- 05-13硬顶敞篷设计 玛莎拉蒂MC20敞篷版5月25日亮相
- 05-13茅膏菜(茅膏菜科)
- 05-13有望于年内亮相 新款梅赛德斯-AMG GLE 53谍照
- 05-13隋唐英雄结局(隋唐英雄3杨妃结局)
- 05-13运动感升级 东风风行新款T5 EVO专利图曝光
- 05-13退伍女兵冲进火场救出7500只鸭苗,抗疫一线 退伍女兵火场
- 05-13搭载5.0L V8发动机 路虎卫士有望推出SVX车型
- 05-13不是理想ONE换代? 理想X02大揭秘
- 05-13俄称萨尔马特导弹202秒可达多国,俄罗斯向西方发出最强烈
- 05-13人到四十五岁后不想寿命短远离4个“久” 长寿或许与你有缘
- 05-13为了五山地区的水清岸绿
精华推荐
精选图集
热点文章
- iPod在中国官网售罄,苹果宣布不再补货
- 印度死亡病例人数如此之高?!世卫报告印度因新冠死亡人数达470万 印媒质疑制药巨头作祟!
- 疫情最新动态:5月11日7时—10时,青海西宁新增10例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!
- 碑林民政“四个精心”响应号召,助力老人疫苗接种
- 疫情下的北京:在重点区及近期出现过阳性病例的街镇继续开展区域核酸筛查!
- 疫情下的北京:在重点区及近期出现过阳性病例的街镇继续开展区域核酸筛查!
- 长春净月抗疫纪实|罗超:吉大人的“净月抗疫情”
- 小小防疫志愿者传递疫情防控传递,忙碌而又灵巧的“小白”
- 朝鲜现病毒感染者!外交部:随时准备为朝鲜抗疫提供帮助!
- 疫情防控不松懈 垃圾分类细落实,防控工作要细致
- 疫情最新动态:北京朝阳区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4名 均为管控人员!
- 奇葩男子不想上班伪造黄码发给老板被处罚
- 特斯拉、腾讯等多家企业因质量等问题被点名
- 疫情之下大展身手:守住市民心理“绿码”,助企解锁经营密码
- 广东湛江本轮疫情累计报告阳性个案97例!极有可能是出自同一传播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