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立夏 “秤人”习俗知多少
“时逢立夏出奇谈,巨秤高悬坐竹篮。老小不分齐上秤,纽绳一断最难堪。”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。漫漫夏季开启,人们辛苦劳作时,往往会出现汗流浃背、食欲减退、难以入睡等情况,从而日渐消瘦,古人称之为“疰夏”。立夏自古有“秤人”的习俗,即立夏称重一次,立秋再称重一次,人们以此来观察夏季身体的变化,防止疰夏,保持健康。
2022年立夏前夕,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居民为小孩子称体重。(陶忠德摄/光明图片)
所谓“秤人”,即在空地上架起一杆大木秤,秤钩上挂着一把椅子或竹篮,大家轮流坐到上面称体重。可见,立夏“秤人”很有仪式感,要用传统的杆秤操作,而不是现代人熟悉的电子秤。
立夏“秤人”还有很多讲究,比如司秤人打秤花只能“里打出”不能“外打里”,即秤砣只能往外移,不能往里移,意为只能加重,不能减轻,不然视为不吉利。司秤人通常会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——称老人时,要说“秤花八十七,活到九十一”;称小孩则说“秤花一打二十三,小官人长大会出山。七品县官勿犯难,三公九卿也好攀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人们在“秤人”时报出的、记下的其实未必是真实体重,而往往是选一个吉利数字,精确倒在其次。这也体现了人们希望通过“秤人”带来好运。
一听到称体重,很多正在减肥的现代人不免面露尴尬:“四月不减肥,五月徒伤悲。”其实,立夏“秤人”习俗与体重超标与否并没有明确联系,大家大可不必因为体重不理想而避讳。
今天,你称重了吗?
(光明网张倩)
[责任编辑:admin]
Tag标签:立夏
- 05-05今日立夏 “秤人”习俗知多少
- 05-05焦点访谈:奋斗者 正青春 培根铸魂肩使命
- 05-05生命奇迹:被困近132小时后,她获救了
- 05-05上海昨日新增本土“261+4390”例
- 05-05记者手记:致敬青藏科考,致敬不懈攀登
- 05-05“90后”大学生在数字经济大潮中“破浪前行”
- 05-05新职业职称评审助推新产业和人才发展
- 05-05教育公平谱写新篇章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
- 05-05就业歧视屡禁不止背后的“真相” 违法成本应再高一点
- 05-05中国大学生创业有信心 “Z世代”让传统更鲜活
- 05-05职教法首次大修 实现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之变
- 05-05“破五唯”后 学术评价如何走好量质“平衡木”
- 05-05留学行前 收好安全指南
- 05-05让亿万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成长进步
- 05-05辽宁营口5月4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2例,分别来自鲅鱼
- 05-05姓名:皇家马德里,职业:逆转!第17次欧冠决赛,皇马来了
- 05-05皇家马德里击败曼城 杀入欧冠决赛
- 05-05紧跟伟大的党 铸造青春荣光
- 05-0580后女科学家王琳:祖国对我有无穷向心力
- 05-055月3日18时至5月4日21时,郑州发现6例确诊病例和14例无症
精华推荐
精选图集
热点文章
- 上海、吉林疫情走向?如何降低“物传人”风险?专家最新解释
- 上海首批防范区居民走出小区:防控政策依旧要遵循
- 国家卫健委:上海市疫情处于快速上升期,疫情防控的难点
- 为什么有的防范区还是不能出门?“三区”问答,围绕区域管控
- 疫情之下:把党旗插在“疫”线,争当战“疫”急先锋
- 鞍山:社会组织助力疫情防控,发动各方力量
- 疫情之下,安徽移动:战疫有速度,防疫有温度
- “四叶草”工地上的新婚夫妻:疫情过去再办婚礼
- 新冠疫情期间保生产 药企“夫妻档”的“抗疫情”
- 大连市4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4例无症状感染者今日出院:符合出院标准
- 生活物资保供、保障市场供应,多部门启动联保联供机制
- 让党旗在抗疫第一线高高飘扬:一群最可敬的医护人员奋战在闵行体育馆方舱医院
- 上海误判阳性夫妻音频事件,当地政协委员说明经过,双方声音都要听
- 发布会——防疫第三条路可行吗?无症状可以居家吗?吴尊友回应
- 疫情期间快递怎么办?多地发文保障邮政车辆通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