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毓敏:让生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
【走进文艺家】
作者:康胜利 韩业庭
82岁的她是京剧大师荀慧生的嫡传弟子。从艺七十载,吃尽人间苦,在最难的时候,她也不肯向命运低头,最终铺陈出自己生命的春天,获得了戏曲人能够获得的各种荣誉。回眸自己的一生,她自豪地说:“我已经活了两辈子,活出了双倍的价值。”
一头乌发,略施淡妆,配以精致的耳饰和手镯,雍容典雅的气质之外,还有一种不服老的倔强。这是82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给笔者的第一印象。
随着交谈的深入,笔者渐渐明白,那种气质是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淡然,那份倔强是被生活磨砺后的坚韧。
孙毓敏 光明图片
1940年,孙毓敏出生在上海弄堂里的一个贫苦人家。七岁时,父母离异,她和两个妹妹跟着母亲生活。没有固定工作的母亲,勇敢地支撑起一家人的生计。作为家中老大,孙毓敏目睹了生活的艰辛,也受母亲影响,养成了要强的个性。此后数十年,每每遇到困难,她都告诉自己“要像妈妈那样自强自立”。
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”为了让女儿将来有个谋生之技,爱听戏的母亲让孙毓敏跟一位琴师学唱京剧。孙毓敏嗓音好,人也聪明,一学就会,8岁便登台演出《女起解》。
1952年的一天,12岁的孙毓敏帮母亲去买盐,在包盐的纸上看到北京市艺培戏曲学校的招生广告,可报名时间已经过去三个月。对京剧的喜欢,对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望,让孙毓敏不愿就此放弃。深夜,她趁家人熟睡,爬起来给学校写了封自荐信,除了介绍自己学戏的经历,还表示“哪怕做一名插班生都行”。七天后,竟收到回信,信中只有21个字,“来信收悉,可以额外考虑,但须来京面试,及格后录取”。
通过面试后,孙毓敏顺利进入戏校。上学那几年,她每天不到五点起床,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练功房。每次考试,她都要求自己必须得五分。有一次基本功测验,得了四分,她就罚自己三天不吃饭。到了第三天,已经饿得全身无力,可她仍在心里对自己说:“谁让你得了四分,你不配吃饭!”
1959年,孙毓敏从戏校毕业,被分配到荀慧生京剧团。一次,荀慧生演出《荀灌娘》,虽年近花甲,但依然唱腔柔美,动作轻盈,这让孙毓敏十分佩服。她和几个同学私下里模仿荀先生的表演和唱腔。本是一场玩乐,可孙毓敏居然模仿得惟妙惟肖,她的同学几乎惊掉了下巴。荀慧生听说此事,把孙毓敏叫到面前,让其表演一出《荀灌娘》中的《兄妹习箭》。孙毓敏的表现让荀慧生十分满意,他说:“你这个孩子,真是比谁都聪明!明天到我那儿学戏去,这出戏我再演两场,以后就由你演吧。”就这样,孙毓敏正式拜荀慧生为师,开始了荀派表演生涯,几十年后成为荀派名家。
当孙毓敏在舞台上绽放艺术芳华时,“文革”的风雨骤然来袭。她无法忍受造反派的诬陷迫害,愤然跳楼寻死。虽然被树枝救了一命,可腰椎断裂,双脚粉碎性骨折,右脚心露出了骨头。
夏衍散文《野草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,才是坚韧的草,也只有这种草,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。”孙毓敏就像拔心不死的菤葹草,不管风吹雨打,始终让自己的生命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。
为了重新站起来,她忍着锥心的剧痛,用露着骨头的脚踩着地板,一遍一遍地练习,半步半步地挪动。在病榻上躺了五年之后,她终于可以如常人一样行走,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。可她并不满足,还想重回舞台。在一片“这根本不可能”的质疑声中,她先后五次手术,最终拖着一高一低的脚重新站到舞台之上,开启了自己艺术生涯的第二春。
重回舞台的孙毓敏很快成为剧团的台柱子,每年演出120到160场。因为脊椎受过重伤,在台上站久了,钻心的疼痛就会从脚心直往上涌。尽管如此,她连续几年没请过病假,没回过一次戏,遇到别的演员因故无法登台,她还经常救场。为此,同事们都叫她“铁嗓钢喉”。
不少戏曲演员,因为很早开始学戏,读书少,学历也不高,孙毓敏年轻时就曾被人嘲笑“没文化”。那一刻,她那股子要强的劲儿又上来了。为了争口气,几十年中,她在练功演出之余,坚持读书且笔耕不辍,留下了大量随笔、评论及学术文章,甚至瘫痪在床的那五年,她的笔都没停过,写下了《京剧唱腔体会点滴》《荀氏水袖、动作及手势介绍》等讲稿。
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,孙毓敏已出版《含泪的笑》《孙毓敏谈艺录》《我这两辈子》《孙毓敏唱腔伴奏曲谱集》《孙毓敏研究文集》《梨园漫记》《我的人生感悟》《孙毓敏杂文集锦》《孙毓敏随笔集锦》《我如何演戏》《荀派艺术语言特色》等20多部著作。孙毓敏的付出获得了广泛认可,她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、梅兰芳金奖、白玉兰奖、中国金唱片奖等多个业界大奖。
如今已经82岁的孙毓敏依然没有闲下来,她拖着伤残之躯,一边为抢救老一辈京剧艺术家的绝技奔走呼吁,一边身体力行向青年一代传授技艺,收徒逾百人。目前,孙毓敏倡议录制的《艺术家访谈录》,已推出李慧芳、茹元俊等25位著名艺术家的专辑,成为戏曲界的国宝档案。此外,她还支持张学津、刘秀荣、李玉芙、燕守平等老艺术家出版了十部传记。
走过被贫穷追赶的童年,直面被苦难蹂躏的青春,从艺七十载的孙毓敏,吃尽人间大苦,也收获了业界殊荣,回眸自己的一生,她自豪地说:“我已经活了两辈子,活出了双倍的价值。”
《光明日报》( 2022年05月13日 16版)
[责任编辑:admin]
Tag标签:京剧
- 05-13孙毓敏:让生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
- 05-13“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”开展
- 05-13厦门民间公益图书馆:用阅读点亮城中村孩子前行的灯
- 05-13当舞者成为志愿者“大白”
- 05-13母亲题材影视剧:老妈也要有新貌
- 05-13雪山下的足球之恋
- 05-13云上的北京博物馆,夏日的历史文化味
- 05-13江苏:为退役运动员转岗开“大课”
- 05-13硬顶敞篷设计 玛莎拉蒂MC20敞篷版5月25日亮相
- 05-13茅膏菜(茅膏菜科)
- 05-13有望于年内亮相 新款梅赛德斯-AMG GLE 53谍照
- 05-13隋唐英雄结局(隋唐英雄3杨妃结局)
- 05-13运动感升级 东风风行新款T5 EVO专利图曝光
- 05-13退伍女兵冲进火场救出7500只鸭苗,抗疫一线 退伍女兵火场
- 05-13搭载5.0L V8发动机 路虎卫士有望推出SVX车型
- 05-13不是理想ONE换代? 理想X02大揭秘
- 05-13俄称萨尔马特导弹202秒可达多国,俄罗斯向西方发出最强烈
- 05-13人到四十五岁后不想寿命短远离4个“久” 长寿或许与你有缘
- 05-13为了五山地区的水清岸绿
- 05-13山东青州:点燃千年古城新崛起“智慧引擎”
精华推荐
精选图集
热点文章
- iPod在中国官网售罄,苹果宣布不再补货
- 印度死亡病例人数如此之高?!世卫报告印度因新冠死亡人数达470万 印媒质疑制药巨头作祟!
- 疫情最新动态:5月11日7时—10时,青海西宁新增10例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!
- 碑林民政“四个精心”响应号召,助力老人疫苗接种
- 疫情下的北京:在重点区及近期出现过阳性病例的街镇继续开展区域核酸筛查!
- 疫情下的北京:在重点区及近期出现过阳性病例的街镇继续开展区域核酸筛查!
- 长春净月抗疫纪实|罗超:吉大人的“净月抗疫情”
- 小小防疫志愿者传递疫情防控传递,忙碌而又灵巧的“小白”
- 朝鲜现病毒感染者!外交部:随时准备为朝鲜抗疫提供帮助!
- 疫情防控不松懈 垃圾分类细落实,防控工作要细致
- 疫情最新动态:北京朝阳区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4名 均为管控人员!
- 奇葩男子不想上班伪造黄码发给老板被处罚
- 特斯拉、腾讯等多家企业因质量等问题被点名
- 疫情之下大展身手:守住市民心理“绿码”,助企解锁经营密码
- 广东湛江本轮疫情累计报告阳性个案97例!极有可能是出自同一传播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