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访“学习困难”门诊:“我没想到这会是一种障碍”
近日,多家医院开设的“学习困难”门诊引发热议。学习成绩差、学习兴趣低、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是困扰学生、家长的问题。现如今还有专门的大夫能治疗这些问题?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学习困难?
10小时,37个孩子,37个家庭
晚上7点,最后一个来问诊的妈妈带着孩子离开,张丽丽才终于能休息一会。她调整了一下口罩,鼻梁上露出浅浅一道勒痕。
从早上8点开始,她已经工作10小时,接诊了37个孩子。
中新网观察到,张丽丽往往会先让孩子单独进诊室,“宝贝先坐,和阿姨说说你暑假都去哪玩了?”聊聊兴趣和作业,再拿出听诊器听一听心肺。
有的孩子活泼,坐下之后手指还止不住地在桌面上跳动;有的孩子腼腆,双手背在身后交叉握着。无论说什么,张丽丽都会微微前倾,耐心听完。
而后家长进来,眉头紧皱的脸上都写着同一个疑问:我的孩子怎么了?
他们和大夫交流最多的话题,无外乎作业写不完、考试成绩差、注意力不集中。这37个家庭都面临着同一问题——学习困难。
根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真、朱广荣等人的论文《北京市自我报告学习困难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》定义,学习困难是指一种或多种基本心理过程障碍,包括语言使用、说话、书写等,使人在听、读、写或数学计算等活动中表现出不完整的能力。
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在今年5月初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,在儿童心理健康领域工作多年的张丽丽任主治医生。她说,学习困难范围很广,“这是一种综合症,有多动症、情绪障碍、智力结构问题等多种症状表现。”
学习成绩一直是父母最关注的问题,由此衍生出的竞争与焦虑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不止北京,上海、武汉、南京等地也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。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不远千里而来,希望在这一间小小的诊室里,找到学习的密码。
“我没想到这会是一种障碍”
鲍盈拿着一个文件袋走进来,将一沓检测结果摊开在张丽丽的面前。
“大夫您看,我感觉他有很明显的读写障碍,笔在他手里好像有千斤重。”鲍盈语气里是掩不住的焦急。
张丽丽看到,她的儿子今年9岁,智力水平测试达到121分,但专注力等方面此前测试数值较低,已服用相关药物一年半。
鲍盈告诉中新网,一年级前,孩子就因为过于好动被暑期托管班退回来,上学后老师多次反映他注意力不集中、写字困难。服药后孩子专注力有改善,但依然很难读写文字。作业要求一个字写四遍,儿子花半个小时还写不好。
鲍盈疑惑,儿子从小在说话、学步等方面都比同龄人优秀太多,对编程和摄影兴趣浓厚,怎么会出现读写困难,例如经常把字写反、分不清形近字。从事文字创作的她坦言:“我真没想到这会是一种障碍。”
张丽丽听后,便询问鲍盈孩子生产时如何、家族有无精神病史和父母童年的学习情况。
鲍盈回想起来,孩子的父亲也曾有写字问题,只能勉强写自己的名字,签名都尽量请别人代签,“我以前以为他是开玩笑,现在才明白过来,他说过小时候也有这个问题,一写字就头疼。”
张丽丽说,学习困难常见于学龄期的孩子,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,所以门诊要首先进行智力水平、注意力缺陷等检查,再看孩子的具体表现做诊断,“有的是神经发育有问题,有的是智力结构出现偏差,再有就是教育环境或者情绪问题。”
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朱广荣补充道:“学习困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国内外研究还没有明确其诱发原因。不过有研究发现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遗传性。”
用药就能变学霸?医生建议多强化训练
吴伟的儿子今年10岁,成绩勉强及格,常常需要自己坐在一旁辅导。在做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量表测评之后,张丽丽综合日常表现和测评结果,告诉他孩子神经发育可能存在问题,因而专注力不够。
因为成绩已经受到影响,她建议这对父母可以先尝试药物治疗,但并不是短期就可见效,“这是个慢性的问题,有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自愈,有的可能成年了还不行。一旦决定用药干预,就是以年为单位。”
听到要长期用药,吴伟夫妇犹豫了。
“会上瘾吗?吃了药成绩就能改善吗?”
“不会上瘾,”张丽丽解释道,用药针对的是孩子专注力问题,并不是学习成绩,“对于智力水平正常或偏高的孩子,专注力问题解决后成绩就可以提升,而偏低的孩子会有进步,但可能没那么理想。”
中新网了解到,针对学习困难,采取药物治疗的情况相对较少。而对于专注力不足,还可以通过行为训练、时间管理等方式强化,同时保持一定运动量,用药主要基于双方的意愿。张丽丽说:“孩子重点是父母来管,病症的治疗与否要他们来决定。”
而如果解决了这些,还有其他障碍,那么孩子还是会有学习困难。比如鲍盈的孩子,在提升了专注力后,依然存在读写障碍。张丽丽提醒她:“专注力的问题要坚持吃药,读写确实比较弱,但相信孩子也很努力了,要看到他其它的优势。”
朱广荣告诉中新网,目前国内对于学习困难的研究起步不久,针对读写等学习障碍还没有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案,但可以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得到改善。
“对于这类问题,家长要提高认识,早发现早矫治,因为孩子的神经是不断发育的,具有可塑性。比如孩子数学不好,可以及早通过数字感的强化训练,加强他对数字和数字含义的认知,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,则要扬长避短,发挥其他学科的优势。”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)(刘欢)
[责任编辑:admin]
Tag标签:孩子
- 08-20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开建 首批支持十个场景
- 08-20北京明年起职工门诊待遇不设封顶线 9月1日起个人医保账
- 08-20海南:全省社会面发现病例比例持续下降 疫情总体可控
- 08-20安徽旱情略有缓解 今起再迎大范围高温天气
- 08-20劳荣枝案二审今天9点继续开庭 上诉方或有新证据提交
- 08-20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
- 08-20综合施策、精准发力——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完
- 08-207年接力,帮助孩子们拥抱美好未来(在一线)
- 08-20为大学生就业“加油”
- 08-20探访“学习困难”门诊:“我没想到这会是一种障碍”
- 08-20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迎来崭新平台
- 08-20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学子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
- 08-20“学习困难”需全面分析、积极应对
- 08-20给青少年暑期“整容热”降降温
- 08-20从“大有可为”到“大有作为”——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高
- 08-20留学德国,你想读哪个专业?(留学服务站)
- 08-20促进校外体育培训良性发展(人民时评)
- 08-20北大医院瞄准学科空白推“少儿妇科”
- 08-20学校假期托管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
- 08-20好老师应有怎样的智慧
精华推荐
精选图集
热点文章
- 2022年的凯迪拉克CT5 V黑翼和CT4V黑翼即将发布
- 丰田正在为SEMA建造塔科马Tacozilla露营车
- 美多家公司为员工跨州堕胎提供补贴,回应美最高法院的裁决
- 文明出行呼声高——成都地铁回应女子对小孩跳不雅热舞
- 研究称猴痘病毒或加速适应人体,基因组研究演化轨迹
- “爷青回”——后街男孩与西城男孩同台合体
- 北方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来袭,做好防汛准备
- 邓稼先诞辰98年,缅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
- 创纪录——学生高考660分老师们沸腾
-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偷偷的学习——校长说心机学霸白天睡觉晚上刷题
- 酒壮怂人胆!男子给陌生人敬酒未被回敬殴打对方
- 北京暂不公布高考排名前20名成绩,700分以上考生106人
- 顶风作案——太原4男2女围殴老人 警方刑拘3人
- “核酸加码”地区被通报,多地暂停常态化核酸检测
- 隐瞒行程被立案侦查——北京社会面新增病例将被追责